1990年,韋鳳琳從廣西農業學校(現為廣西農業職業技術大學)園藝專業畢業,一頭扎進廣西農墾山圩農場這片熱土,開始了她與劍麻的不解情緣。
從山圩農場技術員、分場副主任、分場主任、生產部部長到劍麻集團經營管理部副部長(主持工作),33個春夏秋冬、寒來暑往,不管崗位如何變化,韋鳳琳始終與劍麻緊緊相連相守。把青春和智慧都奉獻給農墾的她,對農墾有著怎樣的情愫、對劍麻產業有著怎樣的熱忱,讓我們聽聽這位農墾人怎么說。
參與見證農墾劍麻發展
記者:農墾劍麻產業發展歷程是怎么樣的?
韋鳳琳:我1990年從農校畢業就到山圩農場,當時農場招我來的目的就是想把農業種植技術搞上去。當時去的分場主要種植柑橘龍眼菠蘿,臨近的另一個分場才種有劍麻。后來農場罐頭廠倒閉了,1994年農場開始產業轉型、大規模發展劍麻種植。2003年,農場出臺支持劍麻發展優惠政策,退按種麻,機耕補貼,鼓勵職工種植劍麻,到2005、2006年劍麻產業迎來了大發展。2012年農場產業轉型開始推進山圩產業園建設,劍麻種植逐漸由周邊農戶種植為主,廣西劍麻集團主要開展劍麻深加工、產品研發和銷售??梢哉f,一輩子跟劍麻打交道,見證了廣西農墾的劍麻產業發展。
農墾集團全面深化改革以來,劍麻集團重新調整產業發展思路。作為老劍麻人,就是要貫徹落實集團的戰略舉措,親力親為抓好落實才行。劍麻生產如果依然守住老攤子、老辦法、老工藝,原材料的配比不愿改,那根本就不能適應產業發展要求了。我們要通過控制收購價、提高麻渣利用、加強車間管理、拓展銷售渠道等方法,千方百計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只有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努力扭轉劍麻集團底子薄、資源差、盤大量小的不利發展局面,達到盈虧平衡點,逐步實現盈利。
十年磨一“劍”
記者:“桂麻1號”劍麻新品種是怎么選育的?劍麻新品種選育和產業化技術集成示范應用項目對劍麻產業發展起到什么作用?
韋鳳琳:劍麻品種選育,需要用開花后的劍麻珠芽苗進行育種。以前,劍麻從株苗生長到開花大約要4至5年,意味著要花4至5年一個劍麻生長周期時間才能采集到一批優株珠芽進行培育,所以做劍麻育種要打“持久戰”,要有耐心和毅力。我們是從2005年開始劍麻新品種選育,經過兩年奮戰,從2007年開始試種第一批新品種,后來不斷優化選育,生產性能不斷提升。選育出來的新品種生長周期長,葉片寬度、長度、厚度更具優勢。老品種200或300片葉就開花(劍麻開花后便不再生長,需要重新種植),新品種平均500片葉以上才開花,劍麻產量大幅提升。
當時還鬧了個笑話,明明新品種培育的劍麻葉片更寬、更長、更厚,但進入加工廠后產麻量卻比不上老品種,被笑話是“學生種田”沒成效。后來認真跟蹤麻片加工全過程,才發現當時的刮麻機只能刮出固定寬度、長度的麻片,新品種劍麻葉片寬厚多出來的部分都被白白丟棄浪費了。后來,我們對大型全自動刮麻機生產線部分工藝進行微調,麻片產量立即大幅提升。此外,引進技術和資金生產劍麻皂素和果膠,進一步挖掘劍麻的附加值。
我們選育的劍麻新品種“桂麻1號”,生長周期可延長至15年,總產葉片數超800片,比當時最好的劍麻品種產量還多25%以上,平均畝產劍麻纖維超過530公斤,可以說是當時大面積劍麻種植單產全國第一、世界第一。2013年,“桂麻1號”順利通過自治區科技廳廣西農作物品種登記。
通過“桂麻1號”的選育、種植到生產加工的實踐,我們實施了《劍麻加工提質增效技術集成創新與應用》項目,為提高廣西劍麻產業效益提供了集成技術,項目獲國家專利授權6件,頒布廣西地方標準1項。2013年開始,相關成果技術在廣西、云南等?。▍^)以及坦桑尼亞、緬甸等國內外劍麻企業應用,累積帶動相關劍麻銷售額超10億元,服務了脫貧攻堅和“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取得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2015年以后,就形成具有示范、帶動、生產加工和觀光等多種功能的劍麻產業發展科技集成創新平臺,延伸了劍麻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了劍麻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相信農墾會越來越好
記者:為劍麻產業奮斗了大半輩子,最大的希望和最想說的話是什么?
韋鳳琳:我很熱愛劍麻事業。近幾年,通過努力,我們在麻布、繩芯、紗條市場,找回了原有客戶,新客戶也在增加。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加上現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對劍麻產業的發展是有影響的。劍麻繩芯現在開始有高分子替代品,素質更高于劍麻;麻布市場向好,但價格利潤不高。下一步,要加大劍麻產品的研發力度,向造紙、航空航海方面發展,這應該是劍麻產業未來比較好的發展方向,希望劍麻集團在未來會有一個好的發展。
我最大的感觸就是,農墾人最樸實、最能吃苦、最能奮斗。自農場公司企業化改革以來,大家發揮堅韌不拔的精神,敢闖敢干,上級領導有想法,下面職工落實有力,對于我們這種做事的人來說,是沒有閑的工夫,大家很有上進心,目標明確,干勁十足。一直以來,都有其他單位來挖我,直到2010年之后,我都40多歲了,還有同學好友邀約出去發展。但我對農墾有感情,還是愿意留在農墾。還有幾個月我就要退休了,真的是做了大半輩子劍麻,沒有離開過。希望農墾越來越好,相信農墾會越來越好。
后記:
1992年以來,韋鳳琳先后榮獲自治區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廣西農墾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0次被評為山圩農場先進工作者,6次被評為山圩農場優秀共產黨員,2019—2020年連續三年被評為劍麻集團優秀共產黨員。如她所言: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對工作始終充滿熱情,盡心盡力,為劍麻事業發展貢獻力量。她的不解情緣,源于對劍麻事業的熱愛與執著,生動詮釋農墾人對初心使命的堅守。
(趙貴明)